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事人的庭审话语权也相应发生了从弱到强的变化,尤其是强化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的中立地位,更加注重了对当事人庭审话语权的保障。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因当事人庭审话语发言权的分配不均,往往导致当事人对案件的公正性产生心理质疑。本文通过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庭审实例研究,发现存在"失语"与"重复"并存、"打断"与"插话"时有发生、"重视不够"与"素质不高"相交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要突出中立,遵循法庭言辞原则;要因情而变,确定适当的庭审话语风格;要因人而宜,合理运用庭审语言;要改良庭审,夯实当事人话语权;要科学评定,建立当事人话语权的保障机制,使法官们充分利用好庭审,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话语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九三学社; 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