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朝的喇嘛被划分为驻京喇嘛、西藏喇嘛还有蒙古各地游牧喇嘛这三种类别。其中,驻京喇嘛包括在京城、五台山、多伦诺尔、清皇陵、承德、盛京、归化城等地的驻庙喇嘛僧人,其所谓"驻京"之划定依照的是僧人的组织归属而非驻地原则;驻京喇嘛制度是清初喇嘛僧人负责协助清廷处理涉蒙藏关系旧例的固定化制度规范,其从初级制度形态到最终的驻京呼图克图制度发展历时长达一个半世纪,直接反映了清廷与蒙藏间各种力量的相互角逐,是清朝处理蒙藏事务和制定边疆政策的一个重要缩影。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