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对家蚕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和僵蚕质量评价

作者:孙佩; 童文*; 曾华兰; 华丽霞; 何炼; 龙燕梅; 卿玲杉
来源:中药材, 2021, 44(09): 2034-2039.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21.09.003

摘要

目的:为四川人工僵蚕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球孢白僵菌(BJ-MJ)对家蚕的毒力分析;分别测定不同死亡时间人工僵蚕样品、不同条重分组的自然僵蚕样品、桑叶、蚕砂的质量指标。结果:毒力测定表明BJ-MJ菌接种家蚕适宜的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5~106个/mL。人工僵蚕与自然僵蚕的芦丁和白僵菌素含量接近。人工僵蚕浸出物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自然僵蚕除“吐丝缩短蚕体”浸出物含量低于20.0%,其余分组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人工僵蚕死亡时间早的(接种后4-6 d)样品总灰分高于7.0%,上蔟至吐丝阶段死亡的人工僵蚕总灰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自然僵蚕中条重“0.40~0.49 g”(死亡时间早)的样品总灰分高于8.0%,蚕体完整硬实的自然僵蚕总灰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桑叶总灰分含量高于9.0%,浸出物含量高于20%;蚕砂总灰分含量高于15.0%,浸出物含量10%左右;僵蚕体内的桑叶(或蚕砂)占比多总灰分含量高、僵蚕体内的桑叶占比多浸出物含量高。结论:人工僵蚕接种后死亡时间在第7天至吐丝阶段样品,丝腺发达,浸出物、总灰分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白僵菌素含量高,是人工生产僵蚕适宜的死亡时间。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