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环境治理领域出现治理模式趋同的现象,以"某长制"为代表的"示范"逐渐向其他治理领域扩散,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的主导机制。通过"趋同示范"的制度实践,可以减少组织建设及运作成本、发挥协同治理的优势,并且可以通过运动式整治解决重点和突出的环境问题。趋同式环境治理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治理绩效,但在趋同样本的复制与推广过程中,存在样本缺陷被复制、过于依赖行政机制、忽视社会力量参与、简化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轻视地方性知识等问题,容易造成制度的"悬浮",影响了环境治理的绩效。因此,实现趋同环境治理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制度的平移与治理领域的匹配,在样本扩散时应注意与资源特征相适应,新旧模式要取长补短,新模式要避免原有模式的不足,还要注重吸收以社区为基础的地方性知识,从而实现新模式真正落地并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