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面抗战初期报告文学的写作热潮中,骆宾基的报告文学集《大上海的一日》在观察战争的视角与经验形态上,呈现出即景与全景、实践与旁观、深度介入与总体观察之间的悖论。以骆宾基为代表,这些业余作者出身的文学青年的写作往往与战斗、服务等具体实践高度纠缠在一起,不仅构成了作家个人在实践路径和写作位置上遭遇的难题,也是内在于抗战初期报告文学写作的整体性问题。从参加青年防护团救护伤兵到加入别动队的前线战斗,再到浙东农村的基层救亡工作,骆宾基不断转换自身的实践路径,逐渐生成了一种从战争的现实和总体出发进行剖析和反思的文学视野。文学个体在战争中这一曲折、复杂的自我调试也折射出战时文艺调动写作者主体的位置与能力介入现实与历史的内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