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核苷(酸)类似物致骨软化病风险分析

作者:吴明丽; 彭净; 任晓蕾*; 王美霞; 张红; 杨红斌; 姜开杰; 刘振; 李兰芳; 孟路华
来源: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3, 32(04): 241-247.
DOI:10.19577/j.1007-4406.2023.04.001

摘要

目的 分析核苷(酸)类似物致骨软化病风险,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收录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致骨软化病(包括低磷血症性骨软化病、骨软化病、低磷血症和范可尼综合征)的不良事件报告(AE),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评价6种药物与骨软化病的相关性,当上报例数n≥3且ROR 95%CI下限> 1时,提示生成可疑信号,ROR值越大,AE与药物的相关性越强,风险信号越强。结果 未收集到替比夫定相关骨软化病AE报告,收集到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相关骨软化病AE报告数分别为12、1 058、15、1 051和275例,共2 411例;与骨软化病相关的ROR(95%CI)分别为7.80(4.42,13.74)、39.62(37.11,42.31)、8.35(5.03,13.87)、911.33(849.57,977.57)、30.58(27.10,34.52)。5种药物与骨软化病均有统计学相关性,阿德福韦酯致骨软化病风险信号强度最强,其次为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与其相当,最弱的是丙酚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结论 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致骨软化病风险不同,阿德福韦酯风险信号最强,且报告数量较多,患者多为用药超过1 800 d的中老年男性,临床医师需关注该类药物可能的骨软化病风险。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