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苗期对盐碱胁迫的离子响应机制

作者:孙鲁鹏; 杨洋; 王卫超; 傅廷栋; 周广生; 张凤华*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05): 46-54.
DOI:10.13304/j.nykjdb.2021.0835

摘要

为探究油菜苗期不同生长阶段(苗前期与苗后期)体内离子吸收及分配对复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华油杂6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分析复合盐碱胁迫下离子(Na+、K+、Ca2+、Mg2+)在油菜苗期不同器官吸收及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油菜苗前期在中度、重度盐碱处理下,根冠比较轻度处理分别增加16.47%、48.83%,而苗后期分别降低9.06%、45.49%;随盐碱程度的增加,油菜苗期各部位N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重度盐碱处理下Na+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处理,且苗前期Na+主要积累于茎叶,苗后期主要积累于根部;根中Na+含量在苗后期显著大于苗前期,分别增加1.80(轻度)、1.80(中度)和1.17倍(重度);K+主要积累于根部,苗后期根中的K+含量显著低于苗前期,分别降低65.7%(轻度)、83.1%(中度)和67.3%(重度);选择性运输系数S(Ca2+,Na+)表现为苗前期>苗后期,而SK+,Na+和S(Mg2+,Na+)表现为苗前期<苗后期。由此可见,油菜苗前期与苗后期的离子平衡耐盐碱机制可能不同;苗前期根中Na+含量小于茎叶,优先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同时增加根部向茎叶选择性运输Ca2+以缓解盐碱胁迫;而苗后期根中Na+含量大于茎叶,茎叶Na+含量减少,同时增加根部对K+、Ca2+吸收以及根部向茎叶选择性运输K+、Mg2+,以提高其耐盐性,为油菜在盐碱地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