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月革命后,苏联和伊朗的关系进入新阶段。受国家性质、国际形势、现实利益、国内政治斗争等因素影响,苏联一方面主动放弃殖民特权,积极构建新型的和平平等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坚决与英、美、德等西方大国进行斗争,确保伊朗成为苏联的南部"缓冲国"。1917—1941年,苏联对伊朗实际采取的是以政治"修好"为主、强力施压为辅,软硬兼备的外交策略,带有一定不公正、不平等的特征。总体而言,这一时期苏联通过对伊外交达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早期苏联新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成果,同时也保持了其最有影响力外部大国的地位,为继续与英国和二战后的美国展开博弈奠定了基础。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