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多媒体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性教学设计形式,线索能否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并促进学习效果,目前结论尚不一致。研究运用元分析技术,分别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的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结果变量,以线索区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作为注意引导的结果变量,探讨多媒体环境中的线索对学习效果和注意引导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检验考察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采用严格标准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后,共获取43篇符合元分析的文献。在保持测验成绩和迁移测验成绩上,分别生成了44个(3910人)和41个(3906人)独立效应量;在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分别生成了14个(938人)和11个(816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线索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保持测验成绩(g=0.53)和迁移测验成绩(g=0.36),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者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g=0.50)和注视次数(g=0.70)。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在保持测验成绩上,静态学习材料、陈述性知识、理工科条件下的线索效应分别高于动态学习材料、程序性知识和文科;在迁移测验成绩上,时空线索、静态学习材料、陈述性知识条件下的线索效应分别高于物理线索、动态学习材料和程序性知识;而在眼动指标上,线索对注意的引导主要受线索类型的调节,物理线索条件下学习者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高于时空线索。结论认为,线索的加入确实促进了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识记和理解效果,同时也引导了学习者的注意分配;但线索效应一定程度上受线索类型、学习材料动态性、知识类型、学科属性等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考察线索效应的其他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