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黄芩的运用规律。黄芩共出现于25首不同的经方中,有20首汤剂,3首散剂,2首丸剂。(1)在黄芩的用量和用法方面,最大量为一斤,常用量为三两,最小量为十八铢,用法上分别为麻沸汤泡服,去滓再煎和丸剂。(2)在主治证候上以烦热、痞满、下利、出血为主,多用于清少阳胆经郁热和治胃热痞证。(3)在主治证候与配伍用药用量关系方面,用来治疗热痢和止血时,黄芩与黄连配伍其用量关系1∶1;用来治疗胃热痞证时,其用量关系为1∶3。在药物配伍上黄芩多配伍柴胡,柴胡内可领黄芩入少阳,外可祛邪热外达;配伍黄连可增强清中焦湿热和消痞满之功。张仲景用黄芩下血闭,多入丸剂,如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探析黄芩在经方中治疗疾病的规律和策略,临床用药时以便更准确地选择用药、指导临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