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应用新西兰大白兔自体髂骨制成直径为0.5~1.0 mm的颗粒骨和2.0 mm×1.0 mm×1.0 mm的条状骨,分别植入兔的L2~3及L5~6椎间骨缺损处,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力学测试,比较颗粒骨与条状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4、6、9、12、15周,颗粒骨较条状骨新骨生成速度快、生成量大(P<0.05);两者垂直应力试验及水平扭转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直径≤1.0 mm颗粒状自体松质骨可以诱导成骨,颗粒状较条状自体松质骨的爬行替代过程进展迅速、完全。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可以用于后路脊柱融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