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多肽基因载体的构建与体外评价

作者:胡楚玲; 顾芬芬; 台宗光; 方季惟; 高原; 高申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7(11): 1353-1359.
DOI:10.16781/j.0258-879x.2016.11.1353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应用于基因递送系统的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多肽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对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方法以不同量的半胱氨酸作为交联剂,合成4种不同交联度的还原性硫辛酸修饰的交联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利用1 H NMR和凝胶色谱鉴定合成的LHRss。取质粒DNA(pDNA)和LHRss以不同氮磷比(N/P)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物,用粒度测定仪测定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凝胶阻滞电泳测定载体LHRss对pDNA的包裹能力。用LHRss/pDNA纳米复合物与HEK293细胞共同培养,考察不同交联度复合物的细胞摄取情况及相关基因转染情况,并测定不同纳米复合物对HEK293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结构鉴定确定LHRss多肽合成成功。组装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均匀,N/P≥40时LHRss3/pDNA及LHRss4/pDNA复合物的zeta电位均大于30mV。凝胶阻滞电泳结果显示N/P值为5时,LHRss3可完全包裹pDNA。当N/P值为40时,HEK293细胞对LHRss3/pDNA的摄取及转染效率高于其他3种复合物及单体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组氨酸(LHR);其中LHRss3/pGL3复合物的平均荧光强度约为LHR/pGL3复合物的3.9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LHR/pGL3及不同交联度LHRss/pGL3转染HEK293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毒性作用均低于bPEI-25K(20μg/mL bPEI-25K转染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为25%左右,P<0.05)。结论制备的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多肽纳米复合物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基因载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