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蓝靛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历史悠久的染料植物,至迟到明代已在贵州部分地区种植。清至民国时期,蓝靛逐渐成为贵州重要的染料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其中主要有蓼蓝、木蓝、马蓝和菘蓝等四种。清末民初,因洋靛输入致使贵州部分地区蓝靛滞销,本土蓝靛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从历史上看,蓝靛的种植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对贵州社会经济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