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测序技术在一中国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肖海; 张卉; 李涛; 吴东; 张朝阳; 时伟丽; 秦利涛; 廖世秀*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08): 705-709.
DOI: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8.008

摘要

背景某些遗传性疾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 因此传统的Sanger测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医学研究及临床工作的需求。第二代测序(NGS)技术由于具有费用低及检测速度快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先天性眼病突变基因的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有待验证。目的探讨NGS技术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致病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于2013年1月收集来自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汉族先天性白内障家系, 抽取家系中3例患者(Ⅱ2、Ⅲ3、Ⅲ4)和3名表型正常者(Ⅱ3、Ⅲ1、Ⅲ2)的外周血各2 ml, EDTA抗凝, 在河南省医学遗传研究所应用NGS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位点检测, 并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NGS结果进行验证, 然后用Sanger测序技术对该家系其他成员的外周血样本进行突变位点的序列分析, 根据确定的致病突变位点对先证者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 检测方案经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该家系4代14位成员中共5例患者, 其中男2例, 女3例, 分布于Ⅰ、Ⅱ、Ⅲ代中, 其他家系成员表型正常,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NGS检测发现先证者Ⅲ3CRYBB1基因第6外显子上存在c. 682T>C(p. S228P)杂合突变, Sanger法验证了该点突变。Sanger法检测发现家系中患者均存在CRYBB1基因c. 682T>C突变, 而家系中表型正常者CRYBB1基因的c. 682位点基因型为T/T野生型。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Ⅳ1)CRYBB1基因c. 682位点基因型为T/T野生型。结论 NGS可用于先天性白内障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 该家系致病性基因为CRYBB1基因c. 682T>C突变, 应用NGS技术结合一代测序技术成功对先证者进行了产前诊断。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