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华简《参不韦》中的“■”字及其异体,均应读为“刈”,与“播”连用表收获义。三处“■”字则分别读为以“每”为声的“亩”和“谋”。“还”字出现多次,一些应读为“营”,有的则读为有禳除义的“禜”。新见字形“■”,可分析为从“勹”声,读为“伏”,“拱伏”描写的是在神前祈祷时拱手与伏地两个动作。简22的“■”字乃是“殷”的讹写,可读为“湮”,“山殷乃崩”即山沉陷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