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番薯作为高产救灾作物,因其耐旱、对环境要求低、生存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贵州特别是民国时期贵州的替代性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番薯名物考辨十分必要,对贵州番薯的考辨以何炳棣的考辨观点为参考,贵州方志所见清至民国时期番薯的多名化记载为主要史料,以《说文解字》《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工具书为依托,对番薯与山药、芋的对列情况、带"洋"字、带"番"字甘薯以及"苕、红苕"进行一一考辨,为同名异物作物的研究和解决名物混淆、较为准确把握番薯作物在贵州的种植和传播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