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储层精细描述

作者:石倩茹; 巩天浩*; 董越崎; 唐鹿鹿; 司维柳; 尹玲玲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8(05): 558-572.

摘要

探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受葛沽物源控制的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平面特征、沉积机制以及沉积模式,探讨其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以"构造-层序-沉积-储层"一体化研究为思路,通过对研究区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葛沽物源控制的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沿中央隆起带运移,在隆起带及隆起带两侧沉积,自北向南多级断坡输送、长距离搬运、沿路沉积,整体为隆起-断裂沟槽-凹陷组合沉积模式。平面上主要发育内扇、中扇、外扇3种沉积亚相,包括主水道、分支水道、水道侧缘、越岸席状砂、浊积席状砂、深湖泥6类沉积微相,成因机制上识别出泥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过渡型液化流、似涌浪浊流(高密度-低密度悬移)4种重力流类型。储层物性研究表明,重力流沉积体储层致密,主要为超低渗-低渗,孔隙的峰值在特低孔范围,中央隆起带的构造活动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相比之下最优质的储层分布在重力流主水道微相。葛沽物源控制并形成兼具牵引流性质和重力流性质的水道型重力流,沉积微相是其有利区带的主控因素,未来油气勘探方向应以中央隆起带的重力流主水道沉积体为主。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