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联合Latarjet手术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4例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6个肩关节)纳入本研究,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30~70岁,平均51.2岁;脱位时间为8~22周,平均10.2周。受伤原因为:摔伤10例,车祸伤4例。合并Hill-Sachs损伤12例,缺损占肱骨头的比例平均为32%。合并骨性Bankart损伤11例,缺损占肩胛盂的比例平均为13%。合并肩袖损伤9例,合并肱骨近端骨折6例,无一例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术前检查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urgeons’form,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术中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彻底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清除盂窝内的瘢痕组织后复位,再行Latarjet术重建肩胛盂弧度维持复位,同时依据损伤情况处理伴随的Hill-Sachs损伤、肩袖损伤和肱骨近端骨折等。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肩关节均未出现再脱位。1例患者术后出现肩部麻木,考虑腋神经损伤,1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其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平均前屈角度由(65.9±10.4)°升至(112.1±13.3)°(P=0.000),平均外展角度由(41.1±9.7)°升至(63.3±13.6)°(P=0.000),平均内收位外旋角度由(10.7±4.3)°升至(22.1±5.1)°(P=0.000),平均内收位内旋角度由(52.6±5.3)°升至(54.0±6.0)°(P=0.081),VAS评分由(5.4±1.4)分降至(1.7±1.1)分(P=0.000),ASES评分由(34.1±10.6)分升至(70.8±12.3)分(P=0.000),UCLA评分由(10.1±3.2)分升至(22.6±4.6)分(P=0.000)。除内旋外,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切开复位联合Latarjet手术可有效重建肩关节前方稳定性。同时术中正确处理伴随损伤及术后早期规范康复锻炼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