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人工饲料与桑叶不同搭配饲育模式对家蚕产卵情况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全龄桑叶育(Mul1-5)、1~2龄人工饲料育而3~5龄桑叶育(Art1-2)、1~3龄人工饲料育而4~5龄桑叶育(Art1-3)、1~4龄人工饲料育而5龄桑叶育(Art1-4)4种饲育模式饲养菁松×皓月,调查不同饲育模式下的造卵量、产卵量、百粒卵重量及卵黄蛋白基因Vg、30Kc19、ESP、VgR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ul1-5的24h产卵量、造卵量及百粒卵重量均最高,且造卵数量和百粒卵重量都随人工饲料饲喂龄期延长呈现下降趋势;Mul1-5和Art1-2的造卵量显著高于Art1-3和Art1-4,Mul1-5的百粒卵重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组合。利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测定了4种饲喂组合卵黄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g从5龄第7天开始到整个蛹期结束持续表达,30Kc19在5龄第7天及上簇第1天表达,二者都表现为Art1-3模式的表达量最高,Art1-2模式次之,Art1-4模式的最低。ESP和VgR在整个蛹期都有表达,且表现为Art1-4最高,Mul1-5次之;ESP在整个蛹期Art1-2高于Art1-3,而VgR在蛹1~6天Art1-2高于Art1-3,蛹7、8天Art1-3高于Art1-2。人工饲料部分替代桑叶后家蚕的造卵数量和卵黄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出现一定的变化,造卵数量的降低及卵黄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人工饲料的配方、家蚕对人工饲料吸收利用及人工饲料后家蚕体质有关,但其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