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不同种源西北小檗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作者:向前胜; 张政; 张登山*; 王宁; 赵越; 孙奎; 铁军; 李积鑫; 更桑才仁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9(05): 14-22.
DOI:10.13901/j.cnki.qhwxxbzk.2021.05.003

摘要

为比较3处种源的西北小檗(Berberis vernae)的低温适应能力,文中以青海高原分布的3处种源的西北小檗150 d生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种源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同时人工控温进行低温胁迫,测定不同种源西北小檗幼苗叶片中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处种源的西北小檗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玉树市下拉秀乡-21.55℃、西宁市大通县-16.83℃、海东市乐都区-15.78℃;低温条件下,玉树市下拉秀乡种源的西北小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的增加量均要高于西宁市大通县种源和海东市乐都区种源,说明玉树市下拉秀乡种源的低温适应能力较其他两处种源强。本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小檗耐寒种质的筛选、耐寒基因的挖掘以及高海拔城镇绿化树种的种源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