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2016—2021年我国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趋势不容忽视。相较于其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不仅表现为犯罪主体的身份特殊性,还在犯罪行为上表现出强制性、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且犯罪对象多为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低龄非留守女童。当前我国在法律治理、协同保护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困境,应当采取多重维度的应对策略:在法律上将亲属身份作为从重处罚情节,加强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障,完善诉讼时效制度;在共治维度上构建执法主体事前预防机制,提高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赋予家庭成员及时报告义务;在文化维度上转变传统观念,普及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