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学术"百花园"的组成部分,从本期起本刊新设立《他山之石》栏目,将不定期刊出科学述评、建议,甚至种种不成熟,或非主流,或跨专业的学术观点。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思维,就要破除常规思维,勇于尝试逆向思维,跨界思维。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本期首发的是由叶大年先生撰写的"喀斯特的联想"一文。作为矿物学家,叶先生却常常用数学家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世界。当他审视中国地图时,看到的是城市分形数学的对称分布;当他注意任意堆积的颗粒时,想到的是可以有多个堆积常数的存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逆向思维及跨界思维的习惯,叶先生一生取得了众多优异的科学成果,完成了从一个被取消资格的高考生到院士的人生嬗变。今天当他将目光投向贵州喀斯特地貌时,又提出了用"他山之土"来"造我良田"的奇思妙想。我们衷心希望,这一建议连同正在开展的石漠化治理伟大科学实践,能在祖国西南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