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秦汉王朝经济政策是在具体的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的。究竟怎样更好地发展农业以保证财政收入和徭役征发,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又因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绝大多数农民的生产都把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商品交换较少,这就决定了秦汉经济政策的重心是重农抑商,或重农贱商、重农轻商。秦始皇曾公开宣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且"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既强调其基本国策是"上农除末",又表明对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模式的重视。但是过分抑商也把本、末人为对立起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西汉建立后吸取这一教训,不再强调抑商,而是推行重农贱商政策。尽管农业仍被视为天下之本,但对商贾采取了一种在政治上贬低、经济上放纵的做法。《史记·平准书》:"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货殖列

  • 出版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