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冲动性人格特质对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韩佳禹; 余彬; 吴思芮; 代珍; 董佩杰; 杨诗凡; 杨淑娟*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0, 47(17): 3137-3188.

摘要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的冲动性人格特质对其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式UPPS-P(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成都市11所高校1 053名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对低年级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缺乏坚持性负向预测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行为(β=-0.543,P=0.016);缺乏坚持性(β=-0.749,P=0.006)、正性急迫性(β=-0.615,P=0.014)负向预测最近6个月坚持全程使用安全套行为,感觉寻求正向预测最近6个月坚持全程使用安全套行为(β=0.380,P=0.024)。结论应该重点关注具有高冲动性特点的大学生,尤其是缺乏坚持性和正性急迫性得分高、感觉寻求得分低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降低冲动性水平,减少和预防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发生。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