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34份蚕豆资源抗赤斑病性评价分析

作者:喻敏博; 张贵*; 侯璐*; 侯万伟; 刘玉皎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3): 4504-4516.
DOI:10.13271/j.mpb.019.004504

摘要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上最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影响青海省蚕豆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病害。在多环境试验中,蚕豆资源抗赤斑病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两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资源的抗性与稳定性有助于全面了解资源特性。本研究自2015-2019年连续于4个地点采用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进行抗性鉴定,评价青海省34份蚕豆资源对蚕豆赤斑病的抗性,利用GGE双标图筛选出最佳基因型与测试环境。结果显示,‘VF4’、‘VF5’、‘VF6’3个资源对蚕豆赤斑病的抗性和抗病稳定性较其余31份资源都表现良好,可优先利用其对蚕豆赤斑病的抗性进行育种。以大有山和植保所试验地为代表的低海拔、中海拔生态区具有较好的区分力与代表性,以南门峡试验点为代表的高海拔生态区区分力较好,但代表性较差,可用来淘汰抗性较差且抗性不稳定的资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