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海经》描写的“肥遗”共有四种,分别是游蛇“肥遗”、飞蛇“肥遗”、飞鸟“肥遗”与人蛇“肥遗”。飞蛇“肥遗”介于飞鸟“肥遗”与游蛇“肥遗”之间,本质是生与死的对立;人蛇“肥遗”的形象在对其他三种“肥遗”的超越中生成。“肥遗”的变迁过程体现从自然神到人格神的上升。伏羲是人蛇“肥遗”的高级形态,而其最初的、全兽型的阶段,是《山海经》中的游蛇“肥遗”。“肥遗”主干旱与农业生产、主征兆、主称霸,其“神力”占有方式有三种:被动地看见、主动地祭祀、主动地认知性质并说出名称。从“肥遗”“神力”占有方式出发,本文发现不同的“神力”占有方式使神话变形为后世不同题材的志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