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在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1年8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1 208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依据国际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将56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轻度窒息组(30例)、B组:重度窒息组(26例)。对比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1min、5 min Apgar评分及临床表现。结果 B组患儿血pH、BE、HCO3-值分别为(6.80±0.07)、(-16.90±6.36)mmol/L、(13.02±2.52)mmol/L,均低于A组的(7.05±0.15)、(-12.02±3.31)mmol/L、(14.30±2.69)mmol/L及对照组的(7.35±0.42)、(-7.05±2.96)mmol/L、(20.12±3.08)mmol/L;Lac值为(10.05±2.74)mmol/L,高于A组的(8.35±1.24)mmol/L及对照组的(4.78±1.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05、165.976、118.686、348.488,P<0.05)。B组患儿1、5 min Apgar评分为(2.99±0.92)分、(3.51±0.48)分,低于A组的(6.32±0.67)分、(6.49±0.51)分及对照组的(8.45±1.44)分、(8.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122、174.115,P<0.05);伴随患儿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的增加,患儿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0、10.898、12.954、12.954,P<0.05),其发生HIE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1,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可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并指导新生儿复苏方案的选择,值得推广。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