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秦泗河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创伤后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治疗理念、手术策略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3例创伤后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4.9±9.4)岁,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手术瘢痕、植皮区或皮瓣覆盖,均为跛行步态,14例曾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采用秦泗河手术方法(挛缩筋膜松解、肌腱延长、动力失衡肌腱移位调整、有限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术后缓慢牵拉矫正残余畸形),一期手术均达到足踝畸形矫正目标,术后遵照秦泗河提出的“一走,两线,三平衡”下肢重建原则,指导患者带外固定器负重行走锻炼,定期复查,达到骨愈合目标后拆除外固定器,佩带支具保护下锻炼行走,应用秦泗河制定的下肢(足踝)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7~143 min,平均(87.7±19.8)mim。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9±13)mL。术后调整外固定器时间为14~39 d,平均(17.5±5.0)d,带外固定器时间75~105 d,平均(88.9±8.7)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98个月,平均随访(30.2±17.6)个月。采用秦泗河制定的下肢(足踝)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11足、良9足、可3足、差0足,优良率为86.9%(20/23)。结论:秦泗河手术方法结合了挛缩筋膜松解、肌腱延长、动力失衡肌腱移位调整、有限截骨与Ilizarov技术,术后体外动态调整与评价,一期手术能满意矫正重度僵硬性足踝畸形,手术创伤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是治疗创伤后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有效方法。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