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配式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程琪; 郑欣; 郭开今; 吴继彬; 庞勇; 王一; 唐金龙; 顾江江; 赵凤朝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7, 37(15): 921-928.
DOI: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15.004

摘要

目的探讨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2月采用组配式股骨假体翻修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6282岁,平均(73.4±6.6)岁。均为单侧,左侧8例、右侧6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11例、股骨头置换3例。假体类型:骨水泥型假体9例、生物型假体5例。初次置换距翻修术40163个月,平均(120.9±31.9)个月。翻修术前骨折8例,均为Vancouver B3型;翻修术中骨折6例,均为伴有骨质缺损的假体松动患者。Paprosky股骨骨缺损分型:ⅢA型8例、ⅢB型5例、Ⅳ型1例。9例同时翻修髋臼侧假体。股骨均采用钢丝捆扎固定,7例使用异体皮质骨板加强。术后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以及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和X线检查评估临床疗效,包括骨折愈合、假体稳定性、骨量变化、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3096个月,平均(62.1±2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2±2.5)个月。术后24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翻修术前(29.6±10.3)分增加至(86.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0)。13例(93%,13/14)股骨假体在翻修术后3个月内下沉29 mm,平均(5.3±2.1)mm。13例(93%,13/14)的股骨骨量有不同程度增加。7例使用异体皮质骨板的患者中,2例与宿主骨发生骨性愈合。术后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皮下血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假体相关感染、松动、脱位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翻修操作相对简单,假体初始稳定性可靠,术后可有轻度下沉,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