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淮沭新河水利枢纽围堰防渗墙结构入岩深度的设计问题,采用三维渗流对比计算方法,探讨了防渗墙不同入岩深度下流态与流场分布特征。研究获得防渗墙入岩一定深度下水头等值线、孔隙水压力以及浸润线等流态分布特征均优于防渗墙底位于基岩表面的方案。研究防渗墙不同入岩深度下围堰渗流特征可知,入岩深度愈大,围堰单宽渗流量愈低。但是,入岩深度并非越大越好,在深度8.0 m,后单宽渗流量降幅趋缓,其中导流量180.0 m3/s下,入岩深度8.0~12.0 m和0.0~8.0 m时,单宽渗流量分别平均降低了7.1%和26.5%。导流量愈大时,围堰单宽渗流量以及防渗墙底渗透坡降均增大。入岩深度愈大,防渗墙底渗透坡降并不是一致性递减,而是在深度10.0 m和12.0 m方案下呈较大增幅。基于围堰防渗墙流态与流场计算结果,防渗墙入岩深度8.0 m为最优设计方案。

  • 出版日期2022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