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全面梳理出土秦简材料的基础上,认为"将阳"可看作"将阳亡"的省称,多指不去服徭役、不去接受已经认定的处罚或已至服徭役之地而中途擅自离开岗位而去游荡的逃亡行为。"将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逃亡,主要指以逃避徭役、刑罚等为主要目的的游荡行为。"将阳"在秦国和秦代社会非常普遍,而且逃亡人未向地方长官报告,且游荡时限在一年以内。秦律对"将阳"的处罚较轻,多为"系城旦舂"。另外,通过考证,可认为"将阳"的"游荡"义由"相荡"的"来回运动"义引申而来。"相荡"应为"将阳"的最初词义来源,"将阳"则是与"相荡"音同或音近的不同记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