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废弃渣台、自然滑坡、植被创面等生态脆弱区进行治理修复时,由于受季节性洪涝灾害、季节性干旱、高海拔气候、贫瘠土壤地质等条件影响,生态治理修复区经常出现坡面覆盖土壤流失、滑坡、植物成活率和植被覆盖度不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治理修复成效。针对生态治理修复中存在的技术短板和弊端,依托“祁连山东段废弃渣台综合修复集成技术研究”科研项目,选择在祁连山东段乌鞘岭林区原兰武二线铁路建设废弃渣台采取不同生态治理修复技术分模块进行了试验对照分析研究,在废弃渣台坡面建成防洪集流滴灌覆盖区和传统单一覆土生态治理修复区,在防洪集流滴灌覆盖区内分别设置土工格稳固、框架稳固、植生袋稳固、植生袋覆盖等生态治理修复模块,经生态修复成效调查监测数据显示:在相同坡度、土壤、地质及气候等因子下,在防洪集流滴灌区应用土工格固土、框架稳固、植生袋框架稳固、植生袋覆盖稳固等生态治理修复技术生态治理修复成效明显提升,当年可将土壤流失率平均控制在4%以内,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到78.97%,与传统单一覆土生态治理修复技术措施对照,土壤流失率平均降低18.89%,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4.47%,植物生长量和活力明显增加。

  • 出版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