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不同抗凝强度下血管并发症、住院存活率以及输注血制品的情况。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 ECMO)且运转时间>24 h的68例心肺衰竭的成人患者纳入本研究,以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ACT)进行分组,ACT基础值为140~180 s的患者列为低强度抗凝组,ACT基础值为180~220 s的患者列为高强度抗凝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存活率以及输血制品情况。结果 共有37例病例纳入本研究标准,其中低强度抗凝组的患者共计22例,高强度抗凝组患者共计15例,低强度抗凝组的住院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强度抗凝组(72.72%vs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高强度抗凝组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患者(53.33%vs 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并且高强度抗凝组中死亡原因由出血引起的占比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P=0.027)。2组患者在输血制品量比较中结果显示,高强度抗凝组患者所输入的悬浮红细胞的量要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2组患者在各生化指标比较中结果显示,高强度抗凝组患者在第1天的APTT、第2天和第3天的INR、第二天的PT值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天的Fib,则低强度抗凝组的患者要显著高于高强度抗凝组的患者(P=0.03)。结论 低强度抗凝策略在V-A ECMO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少、住院生存率高,相对安全。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