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时限对左心室导线电延迟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长期疗效相关性的影响

作者:樊晓寒; 华伟; 陈柯萍; 孙欣; 杨新伟; 刘志敏; 郑黎辉; 张澍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 18(06): 439-443.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4.06.007

摘要

目的探讨QRS时限是否影响左心室导线电延迟(LVLE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长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植入CRT患者, 在围术期测量Q波起始到左心室导线感知波最高峰的时间间距(QLV)反映LVLED。根据患者基线QRS时限分为宽QRS组(≥150 ms)和窄QRS组(<150 ms), 基线及术后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及随访情况。CRT有反应定义为术后最后1次随访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0.05。结果共入选93例患者, 81例患者完成(15±3)个月的随访。平均年龄(60.1±10.4)岁, 72%为左束支阻滞, 80%为非缺血性心肌病, 37.0%为女性。宽QRS组61例, 窄QRS组20例。宽QRS组的QLV显著长于窄QRS组[(109.9±38.1) ms对(77.5±37.6) ms, P<0.05]。整体CRT有反应率为66.7%。宽QRS组CRT有反应率显著高于窄QRS组(72.1%对50%, P<0.05)。在宽QRS组, CRT有反应率随QLV四分位分组显著增加(57.0%, 73.3%, 80.0%, 87.5%, P=0.017)。但窄QRS组QLV四分位组间CRT有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束支阻滞和缺血性心肌病后, 宽QRS组长QLV与CRT有反应显著相关(OR 4.12, 95%CI 2.17~8.68, P= 0.012)。但窄QRS组QLV与CRT反应无相关性(P>0.05)。结论只有当基线QRS时限≥150 ms时, 应用LVLED指导左心室导线位置有助于提高CRT的长期疗效。

  • 出版日期2014
  • 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