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灾多难的晚清中国,在诸多"显灾"之外,复有一大"隐灾"——银灾。巨额外债、银价下跌、世界金本位制潮流,三个因素合在一起,造成了以银钱还金债的中国"竭一国之岁入,乃仅供纳息之数"的危机。清末朝野人士因之发起了一场延宕二十年的,以弃银就金为主旨的货币本位制改革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既是一场改革图存运动,也是一场货币知识的学习运动。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澳门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