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和治疗

作者:孙春枝; 邓爱花; 刘阳; 熊玉红; 肖小灏; 刘兰贞; 李静虹
来源:当代医学, 2015, 21(34): 3-4.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02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明确诊断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HIV阴性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90.63%,对照组发热发生率为56.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减轻发生率为100.00%,对照组为28.1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咯血和贫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粟粒样改变、浸润灶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合并空洞、合并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D反应阳性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具有典型性,临床应对其早期筛查工作给予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