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HCV基因1b型、3型和6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2a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纳入1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多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对血清中36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行检测。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基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观察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Wilcoxon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干扰素诱导蛋白(IP) 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 4、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 3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 020、2. 368、2. 752、1. 976、2. 110,P值分别为0. 019、0. 049、0. 003、0. 024、0. 002),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7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778,P=0. 048)。其他3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与HCV RNA、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 0. 05)。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HCV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P-10、MCP-4和MIP-3α的水平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而IL-7和VEGF-A的水平在基线和治疗12周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 IL-6、IP-10、MCP-4、MIP-3α和VEGF-A可能参与了HCV介导的炎症应答,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有效抗病毒治疗可抑制IL-6、IP-10、MCP-4和MIP-3α表达,抑制肝脏炎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