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谢文郁先生在《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一文中对我的文章《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提出了商榷:一是认为我对康德的主体理性主义和恩典之间的"张力"缺乏"问题意识";二是认为我没有注意到康德对"天生的"(angeboren)和"自然"(Natur)作了区别于日常含义的"正解",以至于产生了对康德的人的本性(自然)的"误读";三是我未能看到康德的时间上最初的"原始禀赋"(Anlage)才是人的生存的"真正起点",因而误将人的"第二位"的自由本质冒充了第一位的原始禀赋,谢先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康德的"性善质恶论"。我的回应为:(1)康德哲学中的上述所谓"张力"纯属子虚乌有,如果是指康德面对的当时德国意识形态中的张力,则我在20年前就已经有这种"问题意识"了;(2)康德对"自然"的超验理解只是针对人选择道德善恶的能力,并非泛指人的本性就只能是超验的,所以误读的是谢先生自己;(3)"原始禀赋"和"自然"一样,在康德那里都具有经验的和超验的双重含义,谢先生看不到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康德的自由意志在超验彼岸中的根据,以及人性中的"根本恶"的真实所指;(4)最后,对谢先生引为文章的最重要根据的两段康德的文字,我对照德文原文以及英译文、李秋零中译文,分析出了谢先生的一系列严重误译,为谢先生误读康德找到了翻译上的根源。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