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川南调研使沈从文初步接受了"封建剥削"这一经典社会历史阐释原理,这直接导致他对过往作品乃"做风景画"的自我批评。从沈从文所用"风景画"概念的美学知识源头可知,沈氏在川南经历了自身写作意识的一次转型。痛心于川南农民对"如画山水""土改巨变"的"双重无知",沈从文发愿以"如游离却融洽"的状态倾心融入历史,将个人代入体验与理性认识有机融合,完成对"真正""新中国的人民"的"叙录"。这份愿心最终没有顺利实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写作的"不成功"并没有彻底摧毁沈从文为民族保留生活、文化和政治记忆的信念,他将"劳动——心"的观念转化到文物研究中去,回归于"人民""劳动创造"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