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不同比例油菜秸秆(RAS)和稻草(RIS)替代全株玉米青贮(WCS)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筛选出1种适宜组合后,继续研究添加不同种类支链挥发性脂肪酸(BCVFA)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1设置12个组,每组4个重复,各组底物组成分别为100%WCS、100%RAS、100%RIS、90%WCS+10%RAS、80%WCS+20%RAS、70%WCS+30%RAS、90%WCS+10%RIS、80%WCS+20%RIS、70%WCS+30%RIS、80%WCS+10%RAS+10%RIS、70%WCS+10%RAS+20%RIS及70%WCS+20%RAS+10%RIS,经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确定1种适宜组合。试验2选择1种适宜组合(70%WCS+20%RAS+10%RIS)为底物,添加0.3%BCVFA(干物质基础),设置对照组(不添加BCVFA)及7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各试验组分别添加异丁酸(IB)、异戊酸(IV)、2-甲基丁酸(ME)、IB∶IV=1∶1、IB∶ME=1∶1、IV∶ME=1∶1及IB∶IV∶ME=1∶1∶1,经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RAS组和RIS组相比,70%WCS+30%RAS组pH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MCP)和丁酸含量以及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显著提高(P<0.05),且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高于RAS组(P<0.05);80%WCS+20%RIS组pH显著降低(P<0.05),MCP、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DMD均显著提高(P<0.05),且NDFD显著高于RAS组(P<0.05);70%WCS+10%RAS+20%RIS组pH显著降低(P<0.05),MCP含量和DMD均显著提高(P<0.05);70%WCS+20%RAS+10%RIS组pH显著降低(P<0.05),MCP含量和DMD均显著提高(P<0.05)。综合比较,70%WCS+20%RAS+10%RIS组为适宜组合。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MC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IV∶ME组最高;挥发性脂肪酸方面,IB∶IV组和IB∶ME组丙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分降解率方面,对照组和IB∶IV∶ME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纤维素酶活性方面,IB∶ME组、IV∶ME组及IB∶IV∶ME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IV∶ME组最高。综上所述,以70%WCS+20%RAS+10%RIS为底物添加0.3%BCVFA(IV∶IB∶ME=1∶1∶1)能有效改善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