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可充电可远程程控3.0T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系统在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刺激术后的治疗效果、影像学成像及治疗机制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22年10月1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全球首例可充电可远程3.0T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系统治疗帕金森患者1例,对随访1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1周及1年分别行3.0T颅脑核磁检查,评估临床症状、磁共振成像和神经刺激器电极阻抗的稳定性。结果 术后4周开机至术后随访1年,患者运动(UPDRS-III、UPDRS-IV改善率分别为95.31%、75.00%)及非运动症状(NMSS、PDSS、PDQ39、MoCA、HAMA、HAMD、CCS改善率分别为85.42%、24.53%、91.23%、7.14%、84.61%、100.00%、57.14%)明显改善,药量减少(LED减少34.61%),且刺激参数稳定。3.0T核磁影像学检查(T1、T2、3DT1、DTI、rs-fMRI)成像正常,结构像可清晰显示电极及核团位置,功能磁共振成像提示开机状态下脑局部神经元活动增加,脑功能连接增强。检查过程神经脉刺激器电极阻抗稳定,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3.0T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设备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同时提升了术后影像评估准确性,对于探讨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