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的空间差异和书面文献资料是观察语言演变的时间窗口。通过调查清代以来闽南漳泉方言、闽东福安方言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共时、历时的比较研究,发现方言的鼻音/入声韵母系统均有[-m]、[-n]、[-?]鼻音韵尾和[-p]、[-t]、[-k]清辅音韵尾;而考察现在语言的空间差异,福安方言只有[-?]鼻音韵尾和[-k]清辅音韵尾,[-m/-p]韵部之间基本对应,[-n/-t]韵部之间基本对应,就是[-?/-k]韵部与韵部之间虽然还不完全对应,但基本上保留着中古音鼻音韵[-?]/入声韵[-k]的结构格局。从历史资料的比较考察语言结构特征,探讨语言差异的原因,可知闽东北片方言产生变异是受到闽东南片方言、浙南吴语和闽北方言接触的影响;而福建闽南方言除了西片受到客家话影响大一些以外,东、南、北三片总体一致,[-m/-p]、[-n/-t]、[-?/-k]韵尾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