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家系的临床特点、肌肉病理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总结表型/基因型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先证者(女)及其患病胞弟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提取2人与父母的外周血DNA。筛选61个与肌肉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设计肌病相关基因下一代测序靶向捕获试剂盒Sureselect,采用外显子靶向捕获结合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LGMD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发现CAPN3基因变异并经Sanger测序证实后对其弟及父母相同位点进行测序确定变异来源,查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dbSNP138)和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www.dmd.nl/),确定致病突变。结果本研究先证者为儿童期隐匿起病盆带肌为主的肌无力,逐渐表现为蹲下站起、上楼困难,无翼状肩和肥肠肌肥大,伴有跟腱挛缩和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1 9089 241 IU/L),弟弟表现为"高CK血症"。利用外显子靶向捕获结合下一代测序技术对此临床诊断为LGMD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发现姐弟均携带CAPN3基因的一个位点c.717delT及另一个位点c.2243G>A的突变,并经一代测序验证,二者均为已报道致病突变。结论 LGMD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明显,外显子靶向捕获结合下一代测序技术能快速发现LGMD的致病基因突变,以利进一步准确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

  • 出版日期2014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