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中医药不同时期干预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集于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北京市26家公立医院HIS中的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数据,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任一种中医治疗方式(中药治疗或中医外治法)。试验组再按照中医药干预的时间节点分为中医药前期、中期、后期干预各组,对照组纳入患者32例,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77例,其中前期干预96例,中期干预44例,后期干预37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平衡各组例数,并比较对照组与其他3组的临床疗效和成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PSM匹配后前期、中期、后期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匹配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91%、93.75%。PSM后,中医药前期、中期、后期干预组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14 752.51、12 684.28、16 226.96元,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81、11.56、8.91 d;匹配后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8 907.98、7 420.56、8 740.09元,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88、6.27、5.69 d。各组治疗费用中以中医药后期干预组成本最高,以对照组成本最低。中医药前期、中期、后期干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47.53、126.84、162.27。相较各自匹配的对照组,中医药前期、中期、后期干预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935.12、579.07、1 197.90。结论 相较前期与后期干预,中医药中期干预ICER最低,其成本-效果在中医药各干预阶段中最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