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大熊猫催产素水平与母性行为之间关系

作者:王子叶; 毕温磊; 吴蔚; 余姣姣; 周延山; 侯蓉; 向左甫*; 齐敦武*
来源:兽类学报, 2021, 41(06): 721-730.

摘要

<正>催产素(oxytocin, OT)是能够对社会关系和共情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肽类激素,通过与其受体(oxytocin receptor, OTR)结合而发挥作用(Crockfordet al., 2013)。对抚育幼体的啮齿类雌性动物,分娩时子宫的收缩会刺激下丘脑处的催产素神经元释放催产素,从而影响母性行为的产生,母性攻击行为可能表现得更明显(Pedersen and Boccia,2003)。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催产素水平升高则会与产后母婴关系更为亲密(Levine et al., 2007; Feld-man et al., 2010)。分娩时释放的催产素可以刺激母性行为迅速出现,如母体舔舐幼仔行为(Kojimaand Alberts, 2011)。哺乳动物催产素具有较为稳定的昼夜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分泌模式与其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Forsling et al., 1998; Blagroveet al., 2012)。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