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林在固碳增汇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不同树种混交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以南亚热带3种典型人工混交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马尾松和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格木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为对象,从团聚体水平比较了不同树种混交对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及各级团聚体有机碳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格木和米老排混交林促进了粗大团聚体的形成,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在该林分中最大(1.71 mm),其次是马尾松和格木混交林(1.39 mm),马尾松和红锥混交林中最低(1.26 mm);粗大团聚体(>2 mm)有机碳含量在格木和米老排混交林中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马尾松和红锥、马尾松和格木混交林的1.8倍和1.4倍;格木和米老排混交林还促进了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的增加,且增加的这部分碳主要源于粗大团聚体中粗颗粒和细颗粒有机碳,以及细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有机碳的增加;格木与米老排混交通过增加凋落物和根系的输入,促进了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