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桥接系统(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BCFS)混棒固定(hybrid fixation)与双棒固定(double-rod fixation, DR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应用BCFS固定股骨远端骨折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HF,另外19例采用DR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HF组的手术时间[(110.8±16.6) min vs (97.5±13.4) min, P<0.05]和切口长度[(22.9±4.2) cm vs (19.6±3.0) cm, P<0.05]显著多于DRF组,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均超12个月,HF组的下地行走时间[(31.9±9.1) d vs (40.4±9.1) d, P<0.05]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17.0±32.4) d vs (149.0±44.7) d, P<0.05]显著早于DRF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膝ROM、HSS评分及Schatzker-Lambert (S-L)评级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两组膝屈-伸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HF组的HSS评分显著优于DRF组[(60.2±4.2) vs (56.5±5.1), P<0.05],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的S-L评级[优/良/可/差,术后6个月(7/9/1/0) vs (3/9/5/2), P<0.05;末次随访时(14/2/1/0) vs (9/8/1/1), P<0.05]显著优于DRF组。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的FTA角度显著小于DRF组(P<0.05)。[结论]相较于双棒桥接系统,混棒式桥接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获得稳定固定的同时,可避免股骨远端内翻畸形,对于粉碎性骨折,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出版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