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抗MIF单抗)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调控机制。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制备小鼠急性UC模型,小鼠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干预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及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7 d后断颈处死全部小鼠,行结肠大体损伤评分,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促炎因子在结肠组织炎症细胞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核因子-κβ(NF-κβ)p6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三组小鼠结肠炎症病变明显,MIF、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抗MIF单抗显著改善MIF、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而生理盐水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应用抗MIF单抗的小鼠能显著抑制结肠组织NF-κβp65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抗MIF单抗对小鼠UC的发病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β信号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