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基因正常菌株对比,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对lasR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10株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QS基因正常的非重复菌株为正常组,只有lasR基因缺失的为缺陷组,观察正常组和缺陷组经不同浓度喹诺酮信号分子(Pseudomonas Quinolone Signal,PQS)(10μmol/L、40μmol/L、80μmol/L)和不同时间(1 d、2 d、3 d、4 d和5 d)诱导绿脓菌素活性的变化,采用秩和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诱导前缺陷组的绿脓菌素活性低于正常组,两组的绿脓菌素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表明,不考虑诱导浓度间的差异,正常组菌株在不同诱导时间的绿脓菌素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缺陷组活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考虑诱导时间之间的差异,正常组在不同诱导浓度下的绿脓菌素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缺陷组活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表明,两组菌株在不同诱导时间和诱导浓度下绿脓菌素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源性喹诺酮信号分子不同诱导方案对正常组和缺陷组绿脓菌素活性影响不同,正常组在不同诱导方案下绿脓菌素活性不同程度地提高,缺陷组在不同诱导方案下绿脓菌素活性变化不明显,缺陷组的绿脓菌素活性均低于正常组。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