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作者:柴艳; 李琦华*; 贾俊静; 张文杰; 鲁琼芳; 陈涛; 师正鹏; 梁建平
来源:中国饲料, 2020, (15): 49-54.
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201513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白术多糖(PAM)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确定仔猪日粮中适宜白术多糖添加量,为白术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44日龄、平均体重8.94 kg的DLY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5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及0.05%、0.10%、0.15%的白术多糖,正试期为30 d。从试验第1天开始测定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指标,30 d后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计算出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平均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P> 0.05);0.1%PAM处理组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0.1%PAM处理组的料重比与0.05%PAM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各处理间仔猪的腹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十二指肠段和空肠段中0.1%PAM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在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十二指肠段、空肠段、回肠段中0.1%PAM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在十二指肠中和空肠段中0.1%PAM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与各处理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 0.05)。

全文